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太子建果然聰慧。”
楚王後從殿後緩緩走了出來,隻看她蓮步輕移,柔媚的臉龐,輕抿一笑着實令人着迷。
“王後謬贊了,田建隻不過是取巧罷了,實則沒有回答這海有無窮極。”田建輕笑道,臉上絲毫不露慚愧之色。
“王後你來了。”楚王開口道,臉色很是平靜,想來也是在意料之中,今日是齊楚聯姻,雖是國家大事,但是事關婚姻,楚王後也有權利前來。
楚王後對楚王盈盈福了一禮,柔聲道:“今日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我這個做母後的人也要操心操心。”
說完之後,對着田建笑道:“所謂娶親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和親迎,這第一步不知道太子建準備的是什麼?”
對于古代來說,娶親所用的彩禮就決定了女方的地位,也決定了男方對女方和女方家中的一種認可,彩禮越多,就越顯得女方家族的尊貴。
在一旁的令尹子蘭開口道:“太子建,這納彩一節異常重要,現今的秦國王後就是我楚國公主,可就算這楚國公主隻不過是一個庶公主,當年的秦國尚且出了三千綢緞,一千奴隸,價值昂貴的朱玉,名劍,奇物也是不可勝數,另外産自秦國的上好良馬三百匹,銅錠一萬....“
這裡的秦國王後确實是楚國公主,宣太後還當政的時候,大量的扶持來自楚國的文臣武将,形成楚黨來和秦國王族對抗,為了把控住秦國,更是去楚國迎娶楚國公主,當然也不是什麼嫡公主,也不是楚懷王的女兒,隻不過是從王族中選取了一個女子罷了。
另外秦昭襄王嬴稷,也就是現在的秦王,據史書記載,他的王後是葉陽後,也就是楚國公主,另一個是唐八子,也就是安國君的母親。
安國君又是誰?他就是異人的爹,異人也就是嬴政的爹。
田建聽後有些訝然,這些彩禮着實不輕,銅錠,奴隸,良馬這都是可以轉化為戰力的軍備,在春秋戰國時期,冶煉出來的銅先打成銅錠的樣子,這銅錠也是一種貨币,再根據銅錠來制作兵器。據說秦孝公的時候,秦國窮的開不起鍋,連打造的兵器的銅錠都沒有,隻能問周王室借。
不過他想起心中的籌碼,頓時有了信心,說道:“當今天下,以何物最貴?”
楚王略微一沉吟,說道:“當是和氏璧,此壁價值連城,昔日秦國欲以十五城交換。”
“非也,王上錯了,當是隋侯之珠,此物我日常撫摸,光澤亮人,如何比不得随後之珠。”楚王後否定道。
“随侯珠”田建心中也有些心癢癢,原以為這東西已經遺落,想不到竟然落在了楚王宮中,更是在楚王後身邊。
不過,田建卻是搖搖頭,說道:“這和氏璧和隋侯之珠雖說是天下珍寶,但是這般物事隻是觀賞之用,如何比得了城池,土地。”
聽到這裡,令尹子蘭神色有些驚詫,說道:“難不成太子建想用城池來做迎娶的彩禮。”
楚王的眼睛也瞪大了,他的手緊緊握住王座旁的扶手,直起身子急問道:“太子建城池之事不可戲言。”
田建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我齊國欲以安陽、楚丘及附屬十一座城邑做迎娶楚國公主的聘禮。”
“此言當真?”楚王狐疑道,土地之事可不同于金錢,就算太子建同意,但是他的父王能同意嗎?
“當真,我父王也已經同意。”田建肯定道。
不過楚王卻沒有立即答應,他相信齊王不是傻子,能将齊國維持二十年的人能是一般人,即使有安平君輔佐,但是齊王也不可小觑。
“這十一座城邑在哪裡?”楚王轉頭看向令尹子蘭。
令尹子蘭略微思索道:“當是陶邑之地的西南方向,原為宋土,後來齊滅宋,歸于齊國,五國伐齊之後,陶邑落到了秦國手裡。不過最近聽聞齊國的安平君已經攻下了陶邑。“
“陶邑?”楚王輕撫額頭。
仔細思考了一番,楚王嘴角露出冷笑道:“齊國欲以送地之名,托我楚國下水,和你齊國共同對抗秦國三國聯軍。”
楚王後身體一震,神情複雜,原以為是美好的浪漫花語,但是添上這些男人的勾心鬥角,也變了幾分味道,可是在後宮多年,她已經學會了掩飾自己的神色。
剛才隻不過是受到的落差太大,一時沒有把控好。
田建臉色不變,回答道:“田建不敢否認,但是對雅公主的心意卻是真的。”
楚王後聽到這句話心裡一暖,雖然田建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謙若君子,但是好在心裡還有雅兒,看向楚王道:“王上,想必太子建必有說法。”
說完,默默看向田建,心裡暗道可不要傷了雅兒的心。
楚王冷哼一聲,差點就這樣答應了下來,雖說現在與齊國聯盟是必須的,但是聯盟也有聯盟的法子,像這樣要賠老本的事情,他也不是傻子。
三國聯軍攻打齊國,最後楚國救援,和三國聯軍攻打齊國,齊楚共抗可不是同一件事。
田建正色道:“鄭風有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齊國投之以木瓜,楚國報之瓊瑤!
今日我齊國與楚國聯姻實為結盟。想昔日,齊楚都為列霸,今日齊國被趙國占之高唐,楚國被秦國占之江漢,遷都陳郢,可悲矣!
若齊楚互為結盟,則天下之大,哪一國可以與齊楚相及,淮北之地,我齊楚共分之,故宋之地,齊楚共享之,江漢之地,齊楚重取之。内以聯姻,外以結盟。此為我齊國之謀,亦為楚國之謀也!”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
空氣之間的壓力頓時升起,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一句話決定了列國今後的命運走向,誰也不敢多說一句。
終于,凝滞的氛圍被打破了。
ps:或許有人覺得我真會抄詩經,但是孔子說過:不讀詩,無以言。詩經是這個時候最常說的語言。另外多謝tzf123的一張月票,frefight的兩張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