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漢鼎

第359章 馬(2)

漢鼎 南海十四郎 2192 2024-01-31 01:14

  第359章馬(2)

  劉鼎說道:“是的。”

  慕容初丹說道:“不知道小女子古怪在什麼地方?還是雷公子想要掀開小女子的面紗一覽廬山真面目?”

  劉鼎說道:“姑娘言重了。其實本人隻是好奇,你一個吐谷渾的女子,為什麼大老遠的跑到這裡來呢?”

  慕容初丹說道:“你知道司馬長風是什麼人?”

  劉鼎說道:“不知道。”

  慕容初丹說道:“他祖上曾經是牧馬監,在靈州附近牧馬上百載。”

  劉鼎故作悚然動容,敬佩的說道:“原來如此。”

  司馬長風謙虛的說道:“都是祖輩的榮耀,和我沒有什麼關系了。呵呵,這些事情不要提了,不要提了。”

  劉鼎點點頭,不自覺的陷入了沉思。

  牧馬監是大唐專門管理戰馬繁育的機構,從武德年間就開始設置,最高官員可達正四品,可見對馬匹繁育的重視。大唐最初的良馬,就是來自河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靈州、夏州地區(今甯夏銀川周邊地區),李靖之所以能夠迅速擊潰西突厥,也是因為大唐設立的牧馬監,為他提供了大量優秀的戰馬。牧馬監當時在靈州地區大量繁殖戰馬,最高峰時可以年産戰馬七十萬匹,想想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數字?單從戰馬的産量上來講,就壓倒了整個西突厥,為李靖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軍事角度上來講,隻要靈州地區還控制在大唐的手中,大唐就可以組建強大的騎兵,和遊牧民族展開反複的厮殺,即使失敗也不會一厥不振。但是靈州丢失以後,對大唐的騎兵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失去了最優良的戰馬産地,從此以後,大唐再也無法組建起足夠數量的騎兵,從此隻能任人宰割。黨項人原本不過是數千人的小民族,在逐漸控制了靈州地區以後,勢力飛速增長,其基本原因就是戰馬數量急促增長。

  “雷公子,聽說你對戰馬也有自己的看法?”慕容初丹忽然問道。

  劉鼎聽到慕容初丹開口相詢,急忙回過神來,輕輕的搖搖頭,慢慢的說道:“不,我不了解,我對戰馬一無所知。”

  慕容初丹奇怪的說道“既然如此,你到這裡來做什麼呢?”

  司馬長風說道:“這位雷公子乃是内人從城裡帶回來,因為他購買了我家三匹黃骠馬,卻不是來讨論問題的。”

  慕容初丹在面紗的背後還是詫異的看了劉鼎一眼,随即轉過頭來,柔柔的說道:“司馬叔叔,昨天我們讨論到了大宛馬和焉耆馬的區别。我說過,大宛馬的外表雖然強壯,但是它的耐力和生命力都比不上焉耆馬。它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在短距離的攻擊速度無人能比。然而這種速度是建立在具備充足的耐力之上的,如果大宛馬在沖刺之前,已經走過一段長路,耐力就會明顯下降,那麼它的速度也會大打折扣,最後就很可能在速度上反而輸給焉耆馬。”

  劉鼎第一次聽到如此專業的馬種比較,不禁凝神細聽。

  大宛馬源自大宛國(大宛是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據《史記》記載,大宛馬“其先天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鮮皿一樣的汗水,因此得名“汗皿寶馬”,由于當時數量非常稀少,所以顯得特别的珍貴,有匹馬千金的說法。

  西漢張骞出使西域後,漢使開始頻繁來往于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于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後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皿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

  漢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于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并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後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得到汗皿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将“天馬”的美名賜予汗皿寶馬。漢武帝還讓汗皿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

  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産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慕容初丹和司馬長風讨論中提及的大宛馬,顯然是指雜交後的山丹馬,不過由于大宛馬的名字比較好聽,比較高貴,所以很多人還是沿用了大宛馬的說法,其實雜交後的大宛馬,和純正的大宛馬,是有很多區别的。三國時期的名馬赤兔、絕影才是真正的大宛馬。

  至于焉耆馬,則是大唐開國初年擁有的另外一種名馬。焉耆馬早在漢朝時,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隋唐時焉耆年産馬達10萬匹,焉耆馬有“龍駒”“海馬”之美稱。焉耆馬的身架緊湊适中,馬頭秀麗壯美,馬眼炯炯有神,放射出一種龍的神威,馬耳長立威風凜凜,鼻孔大有吞吐千裡之勢,嘴颚寬有嘗百草之福,頸中等長,多為鹿頸,傾斜适度,馬背高長而挺平,馬兇發育适度。

  焉耆馬比較大的特點是隻能在西域地區養育,到如今都無法引入中原,焉耆馬和中原馬種的雜交,都沒有培育出合格的品種來。因為地域上的限制,導緻大唐在失去了西域以後,也就失去了焉耆馬。現在整個西域都在回鹘人的控制範圍之内,故回鹘人的主要戰馬,就是焉耆馬。

  說焉耆馬是“龍駒”,是因為它善于奔馳。一匹好的焉耆馬每天可行300公裡。古時的驿站,從西域龜茲往長安傳遞消息,用得是每天1200裡加急傳遞,就是幾十匹焉耆馬接替傳遞,一匹馬飛速駕到驿站,另一匹馬接奏報飛速而去,要求奏報四天内必須到長安,而皇帝的命令也必須四天内傳到焉耆,從此焉耆馬聞名天下,稱為龍駒。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