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序-王勃》
彭蠡,即彭蠡湖,為鄱陽湖古稱,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彭蠡澤、彭澤、彭湖、揚瀾、宮亭湖等多種稱謂。
“彭蠡”絕非鄱陽湖,東漢時班固為了附會《禹貢》彭蠡之說--“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把江南的湖口斷陷水域誤指為《禹貢》的彭蠡澤,古彭蠡澤的名稱就這樣被繼續沿用下來。
曆史上還有一個名人範蠡,這人被稱為慈善商聖,功勳、财富,一個都沒少,甚至說不定和四大美女之一瘦比西湖的西施之間的關系還有點暧昧糾纏不清,勸越王卧薪嘗膽的也是他。他出身貧寒,為越國稱霸中原立下汗馬功勞,卻不留戀權位,在功成之時,名遂身退;他棄官從商,以治國之策治家,終于成為巨富而名聞天下;他又不貪戀錢财,在巨富之時,19年三緻千金。這樣的人不愧為“治國衣臣、兵家奇才、華商始祖”,司馬遷故稱其為“富好行其德”。
當聽說劉一手的爺爺叫劉蠡的時候,黃沙還是吃了一驚,曆史上敢用這個名字的人真不多,蠡的本義為蛀蟲齧木,一旦本人沒什麼作為,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會被這個名義所累。
劉蠡這小老頭幾乎每天都會跑到黃沙,黃河的院子裡來閑聊一陣,也許是因為黃沙曾經為劉一手仗義出言過一次,劉蠡第二次,第三次來的時候都帶着他的孫子劉一手,彼此之間混熟了,變得什麼話都敢說了。
“沙大哥,您每天都在忙活什麼呢?”劉一手的口音中帶有濃重的四川方言,黃沙當初第一次聽他這麼叫的時候,還以為他叫自己‘傻大個’,差點出手飽揍一頓這小子。
“你又幫不上什麼忙,問那麼多幹嘛?”
“也是。”
“還想不想和高文龍來一次決鬥?我能保證你這次絕對不會像上次輸的那麼慘。”
“我怕爺爺知道了,用鞭子抽我。”
“放心,爺爺我永遠不會抽你,我已經替黃沙向高文龍挑戰了。”劉蠡這老頭不知道什麼時候神出鬼沒的出現在了吳永麟用來融金子的爐子旁邊,當他說完這句話之後,黃沙和劉一手同時呆了,隻不過相比較劉一手的驚訝,黃沙要鎮定太多,好像對高文龍的挑戰,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劉老頭,我幫了你們,那是不是?”
“黃河已經和我說了你們的困境了,老夫好多年沒拉過金絲了,想不到又要動一動這把老骨頭。”
“順便能不能教教我破甲槍的制作方法?”
“你一個工匠要那等殺人的利器幹嘛?”
“你幫我給高人龍下挑戰書的時候可想過我工匠的身份?”
“這個老夫先考慮考慮,不過你和高文龍比試的那一天,我可以考慮把破甲槍給你一用,但你切不可傷人,你也知道,隻圖一時之快,這裡所有的工匠都得為此填命。”
黃沙對于這并不太苛刻的條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他接下來準備為自己打一套鎖子甲,如果是照以前,他早就拿着自己的镔鐵刀準備去準備應戰了,隻是身受重傷的這些日子,師傅留下的神兵早已不知去向,拿慣了使大關刀的主,你讓他再選一把殺豬刀去砍人,再怎麼淡定的人也看不上眼。高人龍看樣子還是有幾下的,況且他那什麼木人甲在這種比試中因為其輕便,可以說站盡了騰轉起躍的優勢,本來步人甲是一個好選擇,隻是時間倉促,離挑戰書上的日子隻有短短七天,這時間算來算去,弄一套鎖子甲為不二選擇。
劉蠡老爺子也不知道從那個地方弄出一根卷尺幫黃沙晾着身材,鎖子甲的制作其實相當複雜繁瑣,首先,需要量體裁衣,畢竟铠甲其實就是金屬制的服裝,特别是軟甲類,一個熟練的铠甲師傅,首先必須是一個好裁縫,黃沙哪裡知道還有這麼一回事,後來發現這劉蠡老爺子似乎什麼都在行,黃沙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自己能将老爺子請到吐蕃去,那自己的大理之行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隻是此刻這種想法不能明言,一旦開口,很容易弄巧成拙,在沒弄清楚劉蠡老爺子的真實想法之前,最好還是保持彼此之間當下最合适的替人出頭的關系,讓對方欠自己一份千金難得的人情,這樣變相的說明了,劉老爺子也在變相考量自己的實力,他不像黃沙一個光棍漢,背後可是站着為數不少與他同樣有着某種念想的不甘于苟且的歸鄉人。
劉一手不停的從融化的鐵水中牽引出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鐵絲,黃沙則将這些鐵絲絞斷成一段一段的長條,然後将其加熱後煅打扭曲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圓環,并且敲打成寬3毫米左右的扁環,劉老爺子和黃河則在環的兩端沖出直徑1毫米左右的小眼,互相套住之後,用一毫米直徑的鉚釘連接起來,老爺子并在領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穿戴者挂傷衣服和皮膚,在第五天的時候,幾乎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的四人,總算把第一件鎖子甲完成了。
“可惜時間不夠充分,要不然可以幫你弄一套山文鎖子甲,唐朝的那些大将都喜歡穿這種铠甲,又實用又好看。”劉蠡老爺子看見這件怪異的鎖子甲的時候,對黃沙佩服的同時,感歎和自己心目中的鎖子甲相去甚遠,這才有此一說。
黃沙穿上這件大小合适的鎖子甲的時候,有一種穿越回中世紀十字軍的感覺,隻是看見那把不倫不類的破甲槍,一時間郁悶到了極點。
隻要談起山文鎖子甲,劉蠡頭話匣子源源不絕的就打開了,山文鎖子甲也是鎖子甲的一種,然而并不像其他鎖子那樣成圓環相扣,山文甲的鎖子呈三角形,三個角都有個扣結,扣與扣相接,連成一片便是鎖子甲。
山文鎖子甲大概出現與隋唐時期,顧名思義,是指甲片形狀如漢字的“山”字。劄法十分獨特,為“錯劄法”。即通過甲片與甲片互相枝杈咬錯成甲。據說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劃一的話,制成全甲甚至不需一個甲釘,不需一縷絲線。山文甲自唐代引入中國後,逐漸被廣泛應用,成為衛朝時期常見的甲式。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可算作中式甲胄的典範,渤海人稱為“中原之星”,倭國人稱為“唐紋甲”。
正當劉蠡還在那裡滔滔不絕的時候,高文龍這個不速之客卻不請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