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63章 請求
“娘娘,長甯殿下是大雍的公主,北蠻單于再怎麼殘暴,又怎麼敢害公主性命呢?”
眼見賢妃娘娘似乎能聽進去自己的勸說,崔嬷嬷接着說道:“再說如今北蠻剛打了敗仗,還有一千戰俘在咱們大雍手上,這個節骨眼上,哪裡敢叫咱們公主出事?”
“是啊,娘娘,除非他們不想換回那一千戰俘了!”一旁的宮婢也跟着勸道。
“長甯真的無事?”賢妃眼底仍有化不開的憂愁,“那本宮為何還未收到她的來信……”
“許是叫什麼事情耽擱了吧,您再等等,沒準過段日子就有長甯殿下的消息了。”崔嬷嬷再次将藥碗端上前,“您先把這藥喝了吧,不然長甯殿下那邊本來無事,得知您生病,反倒該着急挂心了。”
聽她這麼一說,賢妃終于接過藥碗,将這一碗苦口的湯藥飲盡。
正值白日,就算飲了安神的湯藥,一時半刻仍無法入眠。
擔憂她再在永福宮圈着,會繼續煩憂方才的事情,崔嬷嬷與宮婢便提議去禦花園轉轉。
哪知剛走進禦花園沒多久,就在一處拐角的涼亭旁,遇到了正在此處品茶閑談的董婕妤、薛美人和趙美人。
這三位都是早先孝明帝還未繼位時,就跟着他的舊人,娘家并不顯赫,膝下又無子嗣,因而孝明帝繼位以後,也隻得了婕妤與美人的封号。
無子,無寵,又無娘家可倚,自然沒什麼好争的,是以這幾位孝明帝身旁的老人,相處得一向不錯。
賢妃走過來時,她們正聊着近來孝明帝開私庫,賞賜後宮的珠寶。
“雖說到我們手上的,都是瓊華宮那位挑剩下的,但也聊勝于無。”董婕妤舒展手指,指間戴着的,赫然是前兩日剛賞賜下來的戒指。
上面鑲嵌的紅寶石戒面,在陽光下閃耀生輝。
“這顔色真亮眼。”薛美人和趙美人眼裡透出幾分羨慕,她們的位份更低,分到她們手上的寶石可遠沒有這麼好成色。
“你們也别這麼瞧,過兩日呐,你們手上肯定也能得着,比這成色更好的寶石。”董婕妤笑着說道。
薛美人疑惑問:“姐姐這話如何說起?”
“你們難道不知,此次勝仗,石大将軍擒獲了一千名北蠻戰俘?”董婕妤反問。
“當然知道!據說京城的街頭巷尾,早就傳遍了。”薛美人與趙美人齊聲說道。
“這不就得了。”
“北蠻為了贖回這些戰俘,要賠償給我們好些寶貝呢,聽聞這幾日朝中都在商議,要叫北蠻賠償些什麼。”
“别的不好說,寶石和馬匹,一定是少不了的。北蠻盛産寶石,你們說到時候,還能少得了我們的寶石?”
董婕妤說完以後,便看到坐在對面的兩人,目光看向自己身後。
回身瞧見賢妃過來,立馬起身行禮道:“見過賢妃娘娘。”
都是孝明帝還未登基時,就在皇子府的老人,她們與賢妃也算是老相識了,平日雖無甚聯絡,卻也還算和睦。
“娘娘,妾身這裡剛好新得了一些上好的龍井,不如……”
今日風清雲朗,董婕妤正想邀請賢妃坐下來一起品茶,就見賢妃神情恍惚了一下,随後滿臉急切地轉身朝禦花園外走去。
“賢妃娘娘這是怎麼了?”董婕妤一臉莫名。
薛美人與趙美人更是面面相觑。
按理說,大雍打了勝仗,長甯公主在北蠻的地位也能随着水漲船高,正該是高興的時候。
怎的賢妃娘娘臉上不見半分喜色,反倒還顯得憂心忡忡?
“娘娘,您這是要去哪啊!”崔嬷嬷快步緊跟上賢妃的腳步。
眼見走着走着,竟朝着瓊華宮的方向而去,連忙将人攔住,“娘娘,您往這走做甚啊?”
“本宮要見陛下!”孝明帝每日下朝以後,大多時候不是在禦書房,就是在瓊華宮。
現下快到傍晚,在瓊華宮的可能更大。
“嬷嬷,你别攔着本宮……”
賢妃話音剛落,便有腳步聲在身後響起,緊接着有些滄桑的聲音,從背後傳來,“賢妃有事找朕?”
“陛下。”
眼見孝明帝過來,通往瓊華宮的宮道上,跪倒一片。
“賢妃?”孝明帝坐在玉辇上,居高臨下地看向賢妃,出言問:“何事找朕?”
這還是自打上次,賢妃為衛茂林求情後,二人第一次單獨會面。
想到近來的勝仗,以及遠嫁北蠻的長甯,孝明帝臉色緩和了幾分,“不必多禮,起來回話。”
“是。”賢妃起身,在崔嬷嬷及一衆宮婢擔憂的目光下,走近玉辇。
仰頭看向聖顔,眼底流露出哀求的神色,“陛下,長甯遠嫁北蠻四載,先後小産兩次,身子越發虛弱,如今又……又無消息傳回,臣妾擔心她會在北蠻出事。”
賢妃話音未落,孝明帝已經皺起了眉頭,“你想做甚?”
“臣妾想……既然陛下要向北蠻索要賠償,不知可否,可否趁此機會,讓長甯回京省親?也好叫臣妾再瞧長甯一眼,叫太醫為長甯調理調理身子。”賢妃本想說趁此機會叫長甯回到大雍,畢竟兩國戰事不斷,長甯在北蠻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但想也知道孝明帝不會同意這種請求,才改說了“省親”。
哪知孝明帝聽過以後,臉色依舊陰沉下來,厲聲呵斥,“胡鬧!”
“陛下……”賢妃再次跪了下來。
孝明帝卻沒給她開口再說的機會,“戰敗賠償,如此大事,怎能因長甯有所耽擱?”
提出讓長甯回京省親,勢必要在其他方面有所退讓,這是孝明帝絕不允許的。一個女兒罷了,他可不差這麼一個女兒。
再者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就算是公主也不例外!
看着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賢妃,孝明帝冷聲說道:“過去是朕太縱容你了,還允你與長甯書信來往。”
“傳朕口谕,賢妃德行有失,令其于永福宮中禁足反省一月。”
“今後,不得再向北蠻長甯處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