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96章 女子不易
岐蒙國國王與王後,雷厲風行,不過一夜就将王都之中涉及此事的關鍵人物全部捉拿歸案。
處決伯恩公爵的時間也已定下,就在兩日後,各國使臣還未從王都離開的時候。
至于處決的理由,倒是不會明說與洛岩國勾結之事,隻會說其在王後生辰禮上作亂,意圖刺殺國王與王後。
與衛雲岚說完,安魯不禁搖了搖頭,不解感慨:“伯恩公爵真是糊塗,若是岐蒙國與岩兆國挑起争端,讓洛岩國漁翁得利,于他又有什麼好處?他可是我們岐蒙的公爵啊!”
好處?
“隻怕洛岩國,許給了這位公爵天大的好處。”衛雲岚輕聲說道。
安魯聞言一怔,随後終于反應過來,驚訝地張大嘴巴,“伯恩公爵該不會是觊觎我王兄的位子吧?”
衛雲岚沒再開口。
但想也知道,若不是重利當頭,伯恩公爵又怎會費盡心思布下這麼大一個局,隻怕是好幾年前他娶公爵夫人為妻時,就已開始别有用心了。
安魯也并不需要衛雲岚的回答。
這兩日的事帶給他沖擊不小,也是近些年來歧蒙國事态安穩,加之國王、王後以及王太後對他多有保護,甚少讓他接觸到複雜陰暗的事情。
他第一次接觸到太平之下隐藏的暗潮洶湧。
馬車駛入王宮,将衛雲岚交給前來接人的宮中婢女,安魯再一次由衷感慨,“衛姑娘,真是多謝你了。”
…
穿過花園,衛雲岚随着婢女來到一處建造在水池旁的涼亭。
這裡的景緻倒是有些不像歧蒙,反倒有些像是大雍江南一帶的風格。
“衛姑娘可覺得眼熟?”王後姬芸,瞧見衛雲岚驚訝的眼神,抿嘴笑問。
衛雲岚點頭。
她便大大方方地承認:“這裡的布置,大多是我仿照羅刹先祖留下的記載,布置出來的。”
至于為何能将文字記載,還原得這般相似。
自然不是先祖文采斐然,寥寥幾行字就能讓人腦海中出現畫面。
而是她本就知曉,這樣的風格應當如何布置。
“這裡與大雍江南的園林風格極似。若是不知王後娘娘生在羅刹,我還以為娘娘曾經去過我們大雍江南。”說這話的時候,衛雲岚心裡隐隐有着猜測。
這位歧蒙國的王後娘娘,十有八九也與她,與薛玲珑一樣,是有大機緣者。
就是不知這機緣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
她更傾向于後者,畢竟無論是那軟墊座椅、還是生辰蛋糕,都不像是這個時代的手筆。
面對衛雲岚的猜想,姬芸隻是笑笑,沒有給出回應。
這也無需明說。
兩人眸光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衛姑娘,今日找你過來,不為别的,是想與衛姑娘做上一筆交易。”姬芸屏退兩旁伺候的宮婢,涼亭中僅留下自己與衛雲岚兩人。
“王後請說。”衛雲岚也很好奇,被姬芸這般慎重提出的交易,究竟是什麼。
先前她曾猜測是絲綢,或者瓷器。
但現在又覺得好似不是。
在提出交易内容之前,姬芸先問了衛雲岚一個問題,“衛姑娘可知昨夜生辰宴快要結束時,發生的事?”
昨夜的事有很多,衛雲岚一時間不知姬芸提到的。究竟是哪一件。
看到她有些迷茫的神情,姬芸輕聲開口,提示道:“南英。”
“南英侯爵府上那兩位小姐?”衛雲岚眼前一下劃過昨晚宴會上,倉惶跑開的那兩道身影。
“莫非南英家兩位小姐的事情,還有什麼波折?”
她還以為,這僅僅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插曲,在南英侯爵夫人找過去以後,就已經結束。
難道在這之後,竟還有什麼别的事情發生?
姬芸未語先歎。
眉宇間滿是無奈與疲憊。
沉默了片刻才開口,“世上總有愚昧無知之人,哪怕同為女子,也待彼此嚴苛至極。”
原來,南英侯爵府那對姐妹當中,姐姐雪箬已經到了議親的年紀,不久前剛定下歧蒙四大公爵府之一,霍斯公爵府上的少爺。
不日兩家便将舉行訂婚儀式。
隻是昨日,霍斯公爵夫人知曉雪箬在晚宴上丢臉以後,一口咬定,雪箬在這種場合“身下見紅”,乃不祥之人,矢口否認了兩家婚事。
僅僅一夜,南英家已經淪落為歧蒙貴族間的笑柄。據說南英家的雪箬小姐,羞憤的今早差點在自家上吊。
衛雲岚聽得目瞪口呆。
南英侯爵府剛巧與衛雲岚他們所住的區域,位于相反兩個方向。
昨夜他們隻聽說了伯恩公爵府的事,還真不知道南英侯爵府那邊,也出了這麼大的狀況!
僅僅就是女人家每月都要來幾天的信事,何至于此?
衛雲岚心底,不禁為昨夜有過幾面之緣的南英家小姐感到憤憤不平。
“世道不公,對女子尤甚。”
姬芸歎息說道:“我無力改變什麼,卻也想盡一份力,至少讓我所管轄之地的女子好過一些,這樣也不枉我來此一世。”
“王後的意思是?”
“我琢磨了一種更便捷的物件,可在女子每月月事那幾日使用,比時下女子常用的更加穩妥,輕便,不易出差錯。不過其中還差一樣東西,大雍地大物博,想來定是不缺的。”
衛雲岚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姬芸所說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月事帶。
女子不易。
尤其每月來月信的時候,除了身體上的不适以外,還會被人視作污穢。甚至禁止禁止祭拜神佛,禁止進出一些地方。
若是在外面不小心叫人瞧出身上來了月信,多半會被人投以嫌惡的眼神。
就好比南英侯爵府家的雪箬,明明身為貴族小姐,地位斐然,卻也會受這種事影響。
衛雲岚隐隐有所感覺,姬芸在做一件有意義且偉大的事情。
神色随之鄭重起來,深吸一口氣,問道:“不知王後缺的是何物?”
“棉花。”
姬芸看着衛雲岚的雙眼,輕輕吐出這兩個字。
“棉花透氣,吸水,可用其與現有的月事帶相結合。”
“我想從大雍引進大批這種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