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第一卷:默認 第334章 妙計

  “妙計,真是妙計啊!”

  孝明帝大手一拍,再次感慨。

  灼灼的目光,落在禦書房中幾位大臣身上,似乎在暗示衆人趕緊開口,順着羅大人方才的法子,來當那個願意出頭,接受賞賜的表率。

  禦書房中的大臣,卻不禁為難。

  做官做到他們這個位置,誰家能沒餘點餘錢、餘糧?

  私下裡“貪”得多的,不說富可敵國,至少拿出個黃金萬兩不成問題。

  可赈災捐糧,這就是無本的買賣……

  給出去多少,都是打水漂,頂多得到一句毫無用處的褒獎。

  要這褒獎又有何用?

  給出去的那可都是真金白銀!

  再者說,要真是捐的多了,顯得府上積累深厚,又是另一種麻煩。别看孝明帝此時說的好聽,可真要被他發現哪家府上财富斐然,免不得又要猜忌一番。

  運氣不好,像衛家與前天師府似的,被找個由頭抄沒家産,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他們才不會做。

  傻子才會做這種出頭鳥!

  上首,孝明帝剛剛緩和的面色,再度又陰沉下來的趨勢,就在這時羅大人再次開口,“陛下,老臣家中人少,莊子倒是有着幾座,被老臣的夫人打理得井井有條,産出不少……老臣願意捐出糧食百石,支援濟、定兩州。”

  前面鋪墊了那麼多,孝明帝還以為是多大一筆數額。

  豈料僅有糧食百石。

  不過羅大人一向廉明,據說府中布置得也頗為樸素,家中産業也唯有他那位老妻的幾座陪嫁莊子。實在無法苛責他拿出來的糧食少。

  孝明帝象征性地誇了幾句。

  禦書房中,另外幾位大臣,也仿佛受到羅大人啟發一般,先後開口,自願捐贈一批糧食,少的上百石,多的上千石。

  其中出手最闊綽的,正是二皇子的嶽父,吏部尚書孫大人,他捐了整整兩千石糧食。

  聽上去不少,單是禦書房中這幾位大臣捐的糧食,加在一起都有六千餘石。

  可比起幽王拿出來的而言,仍是差了不小一截……

  這怕是難以蓋過幽王的風頭。

  不過朝中,也不是隻有禦書房裡幾位大臣,那些公侯府邸更是富庶,加起來别說萬石,怕是十萬石糧食也能湊得出來。

  正如羅大人所說,這事除了捐錢捐糧以外,亦是一個博得名聲的好機會。

  既如此……

  …

  “淩貴妃以自己與二皇子的名義,分别向受災最嚴重的濟、定兩州,捐贈了一萬石糧食?”

  聽到鄒雲分享的京中近況,衛雲岚不禁咂舌。

  “是啊,統共兩萬石糧食,聽說淩貴妃特意融了一座收藏多年的純金大佛,用融出來的金子大肆收糧,支援災地。”

  如今京中的糧價,差不多漲到了六七錢銀子一鬥。

  一石便是六七兩銀子。

  對于尋常百姓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

  可對于盛寵多年,身家斐然的淩貴妃而言,還真算不得什麼。

  兩萬石糧食,哪怕漲些價買,也不過相當于十二三萬兩白銀。

  淩貴妃有的頭面,一套都不止一萬兩銀子呢!

  區區十幾萬兩銀子,她不可能拿不出來。

  還需要融了金佛,再去收糧。

  “唱得一場“”好戲罷了,想要天下人都記得,她為了湊赈災糧,不惜融掉自己多年的珍藏。”鄒雲撇了撇嘴,對此頗為不屑。

  “管她這買糧的銀子,究竟如何來的。”衛雲岚嘴角微挑,“反正是真金白銀花出去了,而那錢與糧,最終都會送到你們主子手上。”

  也不知這是太子殿下,還是蕭先生的主意。

  從鄒雲口中聽說以後,衛雲岚忍不住贊歎一個“高”字。

  這招數,真真是高明。

  不費一兵一卒,就逼得孝明帝籌集錢糧,送往災地。

  等到将來孝明帝反應過來的時候,太子那邊怕是已經将災地收為己用,錢糧、兵力統統握在了手上。

  …

  同一時間讨論捐糧之事的,遠不止衛雲岚這邊。

  在淩貴妃的“牽頭”下,後宮妃子、朝中勳貴,都多少捐了一些,哪怕再少,也像羅大人那樣捐了百石糧食,或者相應百石糧食的銀子。

  而捐得多的,大多因着自家的爵位、官職,一來不好意思落後同僚或地位相同的人家太多,二來也是怕捐的少了孝明帝怪罪,不得不捐出上千乃至數千石糧食。

  許多人家,都是咬着牙捐的。

  譬如最近兜都快要比臉幹淨的晉陽侯府。

  淩貴妃拿出金佛湊銀子純屬作秀,他們卻真的是将府上最後剩的那點值錢玩意兒,拿出了不少典當。

  就連侯夫人秦氏陪嫁的頭面,都拿出了兩套。

  換出的銀子,勉強夠讓他們如其他侯府一樣,捐出糧食千石。

  為此,他們私下裡沒少埋怨作為“表率”,帶頭捐出兩萬石糧食的淩貴妃。

  如他們這樣,私下埋怨淩貴妃的人家還有不少。

  可他們哪裡知道,淩貴妃也是打碎了牙往肚裡咽,為這事憋屈得不行。

  這麼些年,她到手的銀子,寶貝,還從沒有往外面吐過,這次本也不打算例外。

  要按以往,她隻要與孝明帝吹吹枕邊風,孝明帝就能大手一揮,闊氣地替她将這銀子出了,可這一回也不知怎的,孝明帝就是油鹽不進。

  哪怕她都說出口,要融了珍藏多年的金佛去湊銀子,孝明帝也沒有開口阻止。

  那可是足足十幾萬兩銀子!

  哪怕這些年來她的積攢,遠遠不止十幾萬兩白銀,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還是肉痛不已。

  最令她擔心的,還不是銀子,而是孝明帝如今的态度。

  勸她來做這“表率”,帶頭捐錢捐糧的時候,孝明帝說的是,要讓她以身作則,好叫天下百姓看到她的善心仁慈,這樣等到将來給她正宮之位的時候,天下人才不會有置喙。

  若是放在以往太平年間也就罷了。

  近年災禍不斷,這種事但凡有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她有再多的銀子,也架不住這麼花。

  得想想别的法子,将這虧空的銀兩補回來。

  倚在軟榻上,淩貴妃眼神轉了轉,開口道,

  “老二外院裡那個,聽聞是個有些妙思,生财有道的,把人給本宮領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