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744章 大老
與大家看到的簡陋民房相比,眼前的幕府就顯得輝煌大氣多了。
厚重的大門由堅實的木材配以一些石材打造而成,門闆上刻着類似老虎的圖案,六名武士持長槍而立。
門打開,從裡面走出一名男子,朝幾人彎腰行了禮,“各位,這邊請。”
幾人跟着男子走進了大門,裡面也有石闆庭院,假山池沼,回廊環繞,可從精緻程度上來說,别說攝政王府了,就算有錢一些的商賈人家也比這個幕府精緻一些,隻不過可能沒幕府大。
來到一間屋前,男子向一旁推開了糊了紙的木格推拉門,做了個請的手勢,“請。”
說完男子脫了鞋先走了進去。
蘇若錦也脫下了鞋,其他人見小錦都這樣,雖不解,但也依葫蘆畫瓢。
蘇若錦補充了一句,“大和國人不坐椅子,隻會席地跪坐,進入室内,都要脫鞋。”
除了蕭彥初能猜到蘇若錦為什麼知道這些,其他人隻覺得王妃好厲害,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進入室内,男子把幾人帶到了裡面一個房間前,再次推開了關着的房門,“醫師,請。”
蘇若錦示意其他人在外面等着,她和蕭彥初一起進了門。
隻見屋裡一位約莫六十來歲的老者跪坐在桌案後,身着黑色狩衣,衣服上用金線繡着一個圖案,仔細一看正是之前大門上刻着的老虎圖案。
腰間系着朱紅色束帶,墜着一個印籠,用來存放一些需要随身攜帶的東西,頭戴裝飾有羽毛和紅色寶石的烏帽,腳上穿了一雙白色的足袋。
見蘇若錦和蕭彥初進來,德義信吾微微一怔。
不僅僅是因為蘇若錦和蕭彥初的年紀,更是因為兩人的容貌。
男的神俊非凡,女的綽約多姿。
除此之外,兩人身上還自帶了讓人情不自禁想要臣服的氣場。
隻一眼,德義信吾就知道這兩人定不是普通人。
這真是醫師嗎?
“兩位請坐。”德義信吾不動聲色,示意兩人坐下。
蘇若錦走到德義信吾左下首的桌案旁跪坐下來,蕭彥初也有樣學樣坐了下來。
德義信吾眼裡微微有些詫異,他們怎麼知道大和的規矩,還坐得如此标準。
不過隻是一刹那,德義信吾就掩下了眼裡的詫異,神色平靜。
這時,有侍女進來給蘇若錦和蕭彥初奉上了茶。
“兩位請。”德義信吾做了個請的手勢。
“這世上的緣分真是奇特,我從未想過海的另一邊,還有另一個國度,若非手下武士無意進入,我們還無緣相見。
我乃德義信吾,大和的大老,不知兩位如何稱呼?
若我沒猜錯,兩位應不是醫師吧。”
蘇若錦與蕭彥初不僅僅是氣質,連身上的衣袍布料、繡藝,遠比德義信吾這位大老的精緻。
尤其腰間的玉墜更是溫潤如雪,不摻一絲雜質,這要是放在大和,非君皇、将軍不可佩戴。
憑這一點,德義信吾也不信他們是普通人。
蕭彥初雖說會大和語,但怎麼也沒有蘇若錦精通,之前他就和阿錦說過了,交涉主要由她來。
蘇若錦淡淡一笑,“大老果然好眼光,我夫君乃大楚國的攝政王,大老也可以理解為集大和将軍與大老身份于一體之人,你可稱我夫君為王爺,我乃王妃。”
聽到這,德義信吾一愣,他沒想到眼前男子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居然坐到這樣的位置。
那......
德義信吾心念一動,臉上卻沒任何變化。
“大楚王妃,想來你們未曾踏足過大和領地,不知為何你的大和語能說得如此流利。”
這也是德義信吾很奇怪的一點。
若是蘇若錦他們曾到過大和,那必駕船而來,他不可能不知道。
“大老大人,我們是沒來過大和,可不是有你們大和的人過去嗎?向他們學習即可。”
德義信吾愣了下,武藏去了也沒多長時間,對方學得這麼快?
不過現在也不是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至少對方會大和語,溝通起來更方便了。
“大楚王妃,武藏回來帶來了貴國治水痘疫病的方法,想來貴國的醫師技藝高超。我才讓武藏再次帶隊前往貴國尋找醫師,救治我大和幕府将軍之疾。”
德義信吾也沒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
蘇若錦看了眼桌上的茶,玉露茶,大和國特有的品種,一般以四十到五十度溫水沖泡,茶湯顯淡綠色,以保證茶的口感,還未入口已聞到了清香。
蘇若錦不急着回答,擡起茶杯輕抿一口,溫度适宜,茶味清甜。
放下杯子,蘇若錦才開口,語氣已不如之前平靜了,夾雜了一股冷意。
“大老大人,在我們大楚,求人辦事都講求一個以禮相待,大和既然是去求我們大楚醫師前來相救。
為何大楚的武士下了船,就屠殺了我大楚一個鎮的百姓,不知是何意?”
德義信吾端着茶杯的手頓了一下,眼神也冷了一些。
據他所知,這大楚王爺和王妃不過就駛了一艘船來大和,難不成他們以為就憑這艘船的人就能找大和的麻煩?
“大楚王爺,王妃,我之前讓武藏率隊去大楚請醫師過來,後面他們就失去了聯系。對于王妃所說之事,我确實一無所知,若真有此事,我定會處理這些人,給王爺、王妃一個交代。”
“大老大人,處理這些人就不勞你費神了,除了武藏兩人外,其餘的人我已替大老大人處理了,他們回不了大和了。”蘇若錦說道。
德義信吾自是聽懂對方把自己派去的武士和士兵全殺了,眼裡不由升起怒意。
可想到自己那個侄兒,德義信吾硬生生壓下了怒意。
罷了,等把人治好了再說。
到時他不介意同樣讓他們再也回不了大楚。
“既然如此,也算兩相抵了,大楚王爺王妃,我們何必為了些賤民傷了和氣。來人!”德義信吾突然高聲喊了一聲。
“大人。”門外的一位徒士(普通侍衛)走了進來。
“傳我令,武藏、彥人濫殺無辜,處于釜煮之刑。”
“是,大人!”徒士應聲而出。
釜煮之刑,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給煮了。
這德義信吾真夠狠的。
不過武藏、彥人手上染了不少大楚百姓的皿,如今得此報應,也是罪有應得。
現在不需要人帶路了,蘇若錦自不會阻止。
此時的德義信吾不知,自己這樣輕易殺了武藏兩人,讓他嚴重低估了蘇若錦等人的實力。
待他發現時,也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