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第一卷:默認 第394章 老太君

  派往北地的欽差一去不複返,就連随同欽差一起派去的那支由三百神樞營兵差組成的隊伍,也音訊全無。

  就在二皇子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幾乎要以為石大将軍叛變,投靠了齊诩的時候,派去北地的隊伍終于傳回了消息。

  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隻不過他們怎麼去,就是怎麼回來的,并沒有把身在北地的幽王收押。

  “石志衡這老匹夫,竟敢違抗本皇子命令!”

  二皇子氣得一把将奏章摔在案上。

  禦書房的門從外面推開,淩貴妃帶着兩隊宮人,袅袅婷婷地走進來,身後的宮人将帶來的參茶輕放在案上,淩貴妃親手斟了一杯遞過去,“聽隋公公說,你昨夜到天快亮才合眼,這怎麼能休息得夠?快把這盞參茶喝了,好好補補。”

  二皇子在淩貴妃面前,怒火稍斂,臉色卻依舊難看。

  淩貴妃見狀便道:“剛在外面就聽到你發火了,怎麼,是誰那般不開眼,敢惹我兒生氣?”

  淩貴妃這段時日頗為春風得意。

  孝明帝明面兒上說是卧病在床,實則是因無力面對先前的亂局,借口稱病躲躲清閑。也沒往旁處躲,就“躲”在了淩貴妃所在的瓊華宮。

  一開始淩貴妃還使出渾身解數,伺候得孝明帝樂不思蜀,好甘心将權力交到二皇子手中。後來二皇子如願,開始代理朝政,她也不耐煩天天費那麼多功夫讨好孝明帝,索性将先前為大戲樓準備的“妓人”,招來了宮中幾個。

  這訓練妓人的法子,還是先前薛玲珑想出改建戲樓的法子時,一并想出來的。

  這些妓人也不同于尋常青樓裡的妓女,無論賣相還是才藝,都更上一層樓,不然先前籌劃的時候,也不能打了将她們安插進大戲樓,受京城公子哥們追捧的主意。

  如今顧不上大戲樓那邊了,孝明帝一借口稱病,淩貴妃立馬從中看到“希望”。

  或許她根本就不用熬上那麼久,就可以成為大雍最尊貴的女子……

  兒子都要大權在握了,誰還耐煩伏低做小繼續伺候個半老頭子?

  淩貴妃安排幾名妓人,見天的陪着孝明帝飲酒、玩樂,既讓孝明帝樂不思蜀,又讓自己松快輕省不少,順便還讓孝明帝對自己添了幾分愧疚,趁機移交更多權力出來。

  才過去不到半月時間,朝臣們已經不再催着讓孝明帝出面。

  好似徹底接受了,由二皇子代理朝政。

  這一“代”,許就會是永久。

  在她心裡,二皇子成為下一任皇帝,已是闆上釘釘的事。且不管北蠻西涼如何,單說大雍,誰能在皇上、太後與朝臣都支持的情況下,再與二皇子争?

  沒有人!

  淩貴妃幾乎已經看到,未來二皇子坐在龍椅上時的樣子。

  二皇子的怒火她不以為意,“誰惹我兒生氣,抓起來便是!本宮倒要看看,誰這麼大的膽子?”

  “還不是齊诩那厮。”二皇子眉頭皺了一下。

  他沒有淩貴妃那麼樂觀。

  隻有真的坐到這個位置上,他才知道很多事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

  他知道,在母妃心裡齊诩是個已經出局的“敗兵”,手下不過有寥寥數千人馬,放在朝廷的大軍面前根本不夠看……

  果然,淩貴妃聽後便道:“他惹你,将他抓起來處置便是,你父皇絕不會為他說話。”

  “兒臣是想這麼做,可是石志衡……石大将軍竟借口邊境緊張,無力分出兵力抓人!”二皇子說得頗為咬牙切齒,“都是借口,母妃,兒臣派去的隊伍密函中已經說了,邊境現在根本沒再繼續開戰,石志衡故意違抗兒臣命令!”

  “石志衡……”

  “忠勇侯啊……”

  淩貴妃口中念叨着,目光閃了閃。

  “石大将軍早年是先皇麾下的兵,不願對齊诩出手,許是顧念着曾經先皇那份情誼。”

  “不過無妨,母妃有辦法讓他不出手也得出手!”

  淩貴妃語氣笃定。

  二皇子本奇怪,她能有什麼辦法?

  目光相對,觸及眼底那一抹陰狠,忽然反應過來。

  沉默了一瞬,拱手說道,“那兒臣便有勞母妃費心了。”

  …

  幾乎同時,徐國公府,後院一角的小佛堂裡。

  已經換上一身素袍的老人,滿面感激,“國公夫人,老身這兩日叨擾你了。”

  “老夫人說得這是哪裡話。”徐國公夫人趕忙謙虛地擺擺手,感歎道:“羅大人特意交代低調行事,隻能将您暫時安置在這,我還擔心怠慢了您。”

  徐國公夫人,也是已有曾孫的年紀。

  她面前這位老夫人,卻比她年歲更長,已是滿頭華發。

  正是前日接了帖子,來徐國公府觀徐國公世子嫡幼女及笄禮的石家老太君。

  前日觀完禮,飲完宴,石家的馬車也與其他人家的馬車一樣,将家中主子接走。

  不過被接回去的那位,卻是羅大人早就與徐國公府商量好,藏在府中的“假扮者”。而真正的老太君,則趁機留在了徐國公府。

  隻待今日,坐上徐國公夫人去廟裡上香的馬車,就能順利出城,再由城外羅大人安排好的隊伍,一路護送北上。

  不過月餘,便能與遠在北地的石大将軍重逢!

  石家,早就隻剩下這對母子兩人。

  一個是滿頭華發,随時都要撒手的年紀。

  一個又是駐守前線,将腦袋随時别在褲腰帶上的境地。

  母子倆早就做好今生難再相見的準備,哪知如今,竟突然等到了這個機會。

  羅大人為幽王辦事,暫且不提。對于願意插手幫忙的徐國公府,石老夫人心裡一萬個感激。

  “老夫人不必感謝我們。若真記這一份情……”徐國公夫人說着歎了口氣,“我那外甥一家,如今還被流放在北關,也不知情況如何。等您到了北關,還望您幫我們多看顧幾分。”

  對于衛茂林身為禦史,上書谏言卻慘遭流放一事,石老夫人也早就有所耳聞。

  “國公夫人放心,等到了北關,老身定會将衛大人一家當作自家晚輩看顧。”

  說話間,馬車備好。

  載着石老夫人,低調向城外而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