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54章 調兵
安頓好自己留在京中的人手,以及衛家尚在京中的親人,齊诩并不急于入住京城。
他要的,從來就不是一個戰争過後千瘡百孔的大雍。
或者說,他的目标從來就不僅僅是那一張龍椅,而是讓大雍領土内的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如皇祖父在時那般幸福、安定的日子。
隻有這樣,他才覺得自己有資格坐上那張龍椅!
“殿下,這是寒、越兩州布政使送來的拜帖。”馮平将剛從寒越兩州送來的信件奉上。
除了兩州布政使外,亦有不少兩州的大家族主動來向幽王投誠。
可以說如今,緊挨北地邊境線的幾個州域,已經完全歸順于幽王麾下。
“讓他們帶上當地農官,來北關城。新一季糧種,衛姑娘那邊已經備好了。”
齊诩并不着急于繼續擴張勢力。
他要做的,是先将自己所到之處這些州域的百姓安頓好,保證他們就算将來再遇天災,也能夠活下去。
幾州全力種植洋蕃芋,一年的時間,應當能供給上大半個大雍。就算再有天災,他們也能有足夠的存糧調動。
而且,有着衛姑娘多出那幾年的所聞,他們完全可以在大災發生前,提前讓受災州域做好應對的措施,又或是将受災最嚴重州域的百姓提前遷徙走。
當然,這都是後話。
在衛姑娘所經曆的那一世,這一年相對還算平穩,除了南邊水澇,北地幹旱、北蠻騷擾不斷,糧價持續增長以外,像是地龍翻身和龍擺尾這樣完全人力無法幹預的災難倒是沒有。
而水澇、幹旱,這些問題正在治理當中,已經有了改善。
新的糧種也不斷在更多州域傳播,解決越來越多百姓吃飯的問題。
曾經被視為北地最大威脅的北蠻,更是徹底瓦解,不再成為北地百姓的威脅。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越來越多大雍百姓,将過上吃飽穿暖,家有餘糧、手有餘錢,不受戰争威脅困擾的日子。
他正在為此努力着!
“殿下,西邊來報!”
才剛離開的馮平,去而複返,神情急切。
齊诩眉心一凝,隐約有所猜測。
“說。”
“西北軍彭越彭将軍,接到朝廷調令,正率兩萬西北軍北上而來。”馮平語氣急促地将剛剛鷹隼送來的密報轉述出來。
聞言,齊诩面色蓦地沉了下來。
他少有這般憤怒的時候,此時卻忍不住擡手奮力一錘桌案,怒聲罵道:“胡鬧!”
西北軍人數遠不如駐北軍多,實力亦不如訓練有素的駐北軍。
再加上前兩年孝明帝指去西北軍的主帥,是個根本不通行兵打仗的廢物,能夠抵擋住西涼已是十分勉強,如今再将兩萬人馬調離,簡直就是要将大雍西部的門戶拱手讓人。
若是叫西涼知曉大雍這一動向,西部邊關危矣!
生活在西部邊境幾州的百姓,危矣!
…
半個多時辰後。
石大将軍,黃副總兵,駐北軍中各位武将以及幽王大軍中的兩位領将,都齊聚于北關城城務府。
“西北軍實力參差,真正能堪大用的兵力,不過三四萬之數。如今彭越率領兩萬人馬北上,勢必造成西部邊關兵力空虛。”
主位之上,齊诩肅聲說道:“西涼本就對我大雍虎視眈眈,若知此事,必定不會放過如此良機。依本王之見,勢必要在彭越經過興州以前,将其阻攔。”
“彭越此人,末将知曉。”
黃副總兵說道:“末将曾與他打過幾次交道,此人愚忠,既然此次出兵是受朝廷調令,想要說服他退兵恐怕不易。”
駐北軍中,亦有其他幾位将領聽說過彭越的名号,聞言紛紛點了點頭。
黃副總兵說得還有些保守,彭越其人,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四年前一場戰役。
當時的主帥決策失誤,險些叫西涼攻破西關,情急之下不得已,舍小保大,舍棄最靠近邊境線的一座名為“西平”的小城,從而保全大局。
彭越當時領兵駐守于西平城外,得到放棄西平撤軍離開的消息後,第一時間便照軍令行事。那一戰西北軍确實保住了大部分城池,隻是那座名為西平的小城,不到半日就被西涼踏平,城中死傷超過八成。
也有人說,并非是西北軍守住了邊關,而是當時西涼大軍在西平城裡搶掠的東西已經足夠多,這才主動撤軍離開。
不管怎麼說,那場戰役的結局是好。彭越及時撤離,回援主帥,也是盡到身為将領的職責。
可之所以這件事被人記住,是因為……那座名為西平的小城,就是彭越的老家。
彭家上下四代,八十多口人,幾乎全都死在那場戰役當中,唯有兩名尚不足五歲的幼童,因被大人塞在水缸裡得以苟活下來。
如此認死理兒的人,想要說服他……
就一個字,難!
“朝廷此次調動西北軍足足兩萬兵力,勢必為了捉拿殿下回京。無論如何,殿下安危不容有失,若是無法說服彭越退兵,怕是隻有開戰這一條路可選了。”
氣氛越發凝重。
石大将軍說道:“殿下,雖說行兵消耗甚大,但老臣以為穩妥起見,此行前去阻攔彭越所派兵力,亦多不亦少。”
齊诩聽到這裡,沉着的面色終于緩和了幾分。
石大将軍的想法正與他不謀而合。
無論如何,齊诩不願在大雍境内開戰,更不願看到大雍軍隊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場面。
隻有展現出足夠多的兵力,足夠碾壓對面的戰力,才能使這場仗打不起來。
至于行兵所需的耗費……
自然也有出處。
幾萬兵力南下,總不會白走這一遭。
彭越那兩萬兵力,再加上北地派去的幾萬大軍,若是一同返回西關,定可将西涼打個措手不及。
若此行能夠大敗西涼,穩固大雍西境。
屆時,西北兩方的危機都已解除,大雍便可以真正高枕無憂!
按照齊诩原本的計劃,他本打算先發展北地幾州,暫時不對西涼出手。
然而,朝廷的調令卻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