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第一卷:默認 第74章 免罪

  “素心是大康王朝皇室遺孤。”

  天樞閣從聖女嘴裡套出來的話,屬實出人意料。

  “沒想到大康竟然還有人在。”衛雲岚唏噓不已,那可是覆滅了将近八十年的前朝,“這麼說來,聖月教的人都是前朝餘孽?”

  難怪他們會扶持劉府,極力促成私售鐵礦之事,又培養那麼多情報探子,安插進各個權貴府邸。

  “不,其實大部分都是他們這些年招攬的信衆。真正擁有前朝皇室皿脈的,隻有聖月教的教主和聖女。”齊诩騎馬跟在車旁,透過撩開的車窗簾子,對衛雲岚道。

  說話的語氣一如往常,心情卻并不輕松。真正離開京城,他才知道在大雍這片看似平靜的國土上,究竟隐藏着多少暗潮洶湧。

  心底歎息一聲,齊诩接着開口:“聖月教成立至今已有二十餘載,不算普通信衆,單是教衆便逾千人。他們有着一套自己的情報網,對興州、一帶的消息掌控,更甚官府。”

  齊诩推測,“你們應該是在遂甯送陳情信的時候,被聖月教盯上的。”

  “前日聖女那樣,瞧着倒像是要拉攏我家。”衛雲岚沉思片刻,問道:“這是為何?”

  “衛大人本是禦史,又素有清名,且衛家與天師府沾親帶故,在他們看來,應當是信這些玄之又玄的事情。”這倒不是齊诩的猜測,而是從素心口中審出來的,“他們想拉攏衛大人成為教衆,借着衛大人貶官流放一事,進一步煽動人心。”

  剩下的便是他自己的推測,“且衛大人是從徐國公府出來的,在京中也有不少人脈,他們或許想借着這個機會,将探子安插進京城。”

  倒是讓他給猜對了,聖月教可不就是想染指京城勢力嗎?

  上輩子後面那幾年,還真就叫他們成功了,也不知走的究竟是誰的門路。

  壓下心頭的感慨,衛雲岚有些疑惑地側首看了眼齊诩,“蕭先生,您将天樞閣審出來的消息這麼告訴我……沒關系嗎?”

  “無妨,衛姑娘幫助天樞閣良多,這些消息便算我們投桃報李吧。”其實單是這樣,還不足以相報,齊诩話音頓了頓,又接着說:“何況還有一事,剛好要麻煩衛大人。”

  說話的時候,騎在馬背上的齊诩,身子一直微微側傾着,靠向馬車那邊。衛雲岚也将頭靠近車窗,從後面看過去,兩人便像是一個車内、一個車外,隔着車窗說悄悄話似的。

  騎馬跟在後頭的裴虎,見狀往馮平身邊湊了湊,小聲說:“你不覺着主子跟衛姑娘格外有得聊嗎?”

  主子性子清冷,還真是很少見主動和什麼人說那麼多話。

  “少見多怪。”馮平橫了裴虎一眼,“衛姑娘,那能是一般人嘛。”

  那可是幫他們主子避了好幾場大禍的貴人啊!

  …

  就在衛家隊伍途經興州,慶州,即将經過奇峰聳立的偃都峽時,京中也收到了衛茂林傳回的奏折。

  這封奏折,走了徐國公的門路,直接被呈在朝堂之上。

  當折子裡,前朝餘孽于興州創辦邪教的事情被宣讀出來,滿朝文武嘩然。

  “大康餘孽竟然在我大雍領土興辦邪教,陛下,此事絕對不容姑息!”一位老臣當即說道。

  “興州雖然貧瘠,卻比一般州府土地遼闊,且相距北關與西涼距離相當,位置極其重要。倘若放縱邪教發展,與北蠻或西涼裡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兵部尚書羅大人也上前說道。

  “可如今西邊戰事吃緊,北地又有蠻人時常來犯,朝廷哪裡還有那麼多人手派去興州?”

  “那也不能放任不管!你沒看衛大人那奏折上說了,邪教為了招攬信衆,害死了多少人命!”

  朝臣你一句我一句,原本肅靜的大殿上吵得像是鬧市。

  孝明帝隻覺聽得耳邊“嗡嗡”,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沉聲問:“那依愛卿們之見,朕應當派誰去興州?”

  方才還熱鬧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興州貧瘠,本就沒什麼油水可撈,再加上那邪教在當地紮根已久,定然早就與當地官員勾結一通,要是帶的人手不夠,這時過去,非但不能将邪教鏟除,恐怕連命都得搭上。

  “老臣願意前往。”最先開口的那位白須老者上前一步。

  “羅愛卿,你年事已高,受不住路途奔波,還是再為朕另外舉薦一人吧。”孝明帝哪敢讓年逾花甲的老臣奔波。

  朝臣議論紛紛,最後還是羅大人為孝明帝推薦了原先在禦林軍當差,如今賦閑在家的武定侯次子。

  這位還有另一個身份,早些年是前太子,如今幽王殿下在尚書房時的伴讀。

  給這位安了個巡察使的職位後,這塊燙手的山芋終于丢了出去,無論生怕被點到名字的朝臣,還是龍椅上的孝明帝,都齊齊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督察院左都禦史尤大人上前,“陛下,此番說來也巧,若非地龍翻身,衛茂林與隊伍走散,也不會有機會進入興州地界,發現前朝餘孽作祟之事。”

  “可見衛茂林雖為戴罪之身,卻仍心系朝廷,時刻不忘為大雍出力。功過相抵,還請您網開一面,饒他擅離隊伍之罪。”

  孝明帝眉頭微蹙。

  那封從遂甯送來的陳情信他早就看了。

  地龍翻身,隊伍走散,在他看來倒也不是大事,左右衛茂林也沒有脫逃之意,非但上書說明自己所在的位置,還在信中保證自己會在朝廷規定的期限内抵達北關。

  可架不住愛妃總在耳邊念叨,這樣不合規矩,他便也想過嚴懲。

  隻是這懲戒衛茂林的旨意還未頒下,就湊巧來了興州這事。

  比起發現前朝餘孽的大功,那點因意外而脫離隊伍的小過,便也不值一提。

  功過抵消,說來還是衛茂林虧了。

  思及此,孝明帝颔首應允,“既如此,朕便不追究他擅離隊伍之責。允他家眷于北關免除苦役,可自如行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