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97章 不是親生
石老夫人一向深居簡出。
因早年受過腿傷,走路不便,一貫連宮中設宴也不出席,隻偶爾與幾戶親近人家來往。
京城絕大多數人都沒親眼見過她老人家,以至于如今換了個“人”,都沒被發現。
馬副統領的消息傳回京城,二皇子眉頭緊鎖,淩貴妃則大大翻了個白眼。
“這石志衡還真是個不知變通的死腦筋!”
“母妃,你說石大将軍會不會投靠……”
“投靠齊诩?”淩貴妃諷笑一聲,斬釘截鐵地搖頭,“那就是個愚忠的,就算他心裡屬意齊诩,也不會調兵離開北地,幫齊诩出兵其他州域,沒什麼好擔心。”
頓了頓,笑意微凝,又接着道:“倒是齊诩,再讓他在外面胡搞下去,總不是事……當初就不該放他離開京城。”
本以為是已經出局的敗将,哪知峰回路轉,又成了比原先更大的威脅!
二皇子心底的擔憂,比淩貴妃更甚。
他與皇兄齊诩年歲沒差多少,皇祖父駕崩時,他也已經到了開蒙的年紀,能記住一部分事。記憶裡,他有父皇母妃疼寵,齊诩卻是跟在皇祖父身邊,在禦書房長大!
甚至父皇登基時還有過一陣騷亂,似乎是有人提出,皇祖父留下的遺诏是命皇長孫登基……
這事最終不了了之,但對皇兄齊诩,二皇子一直懷有一股深深的忌憚。
馬副統領,就是他特意挑選出來,前去北關捉拿齊诩的人選,得知對方即将無功而返,他心底不由越發煩躁不安起來。
“母妃,石大将軍不願押送齊诩回京,難道我們就這麼一直留齊诩在外面?”
“當然不可。”
淩貴妃比二皇子鎮定不少。
給了兒子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以後,嘴角一挑,開口道:“急什麼,沒有石大将軍,這不是還有你皇祖母呢嗎?”
“她老人家親自發話,本宮不信他齊诩還敢不回!”
…
“查到了。”
海東青收斂羽翼,一頭紮進幽王大軍駐紮在北關城外的臨時營地當中。
從上面解下來的密信,被直接送到幽王所在的大帳。
正是京中來信。
此時衛雲岚與齊诩都在帳中,二人之間的桌案上,原本正攤着一封從西北諸國送來的信。那信是由岐蒙皇後姬芸親筆所寫,上面闡明了此次欲與大雍這邊交易的東西。
在京中密信送來以前,二人原本就在商議着這個。
馮平将信送上,便退回了門口。
衛雲岚起身,準備回避。
齊诩将她喊住,“衛姑娘不必回避。這是京中剛查到的消息,留下來一起看看吧。”
京中剛查到的消息……
毋庸置疑,近來所查的,定是有關太後!
衛雲岚深吸一口氣,坐回原位。
隻見齊诩從懷中取出一隻小巧的瓷瓶,揭開瓶蓋,輕輕在展開的信紙上抖了幾抖。
緊接着,空無一字的紙張上,漸漸浮現出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
齊诩定睛掃了幾眼,屏住氣息,眸光越發深沉。
随後将信紙遞到衛雲岚手中。
不用看,單憑齊诩現在的神情,也能猜得到信中交代的事定不簡單。
果不其然……
這信上除了查到當初北蠻丘林部質子在京時的年份,以及年份對照的大事件和先皇動向外,還查到了一樁更久遠的宮廷舊事!
先皇在位第二年,第一次親自率兵出征,捷報傳回京城時,後宮也傳出喜訊,皇後與永福宮的一位才人,前後腳診出了喜脈!
先皇不重女色,且年幼時見慣了後宮争鬥,對此不喜。是以他的後宮,除了正宮皇後以外,也就隻有那麼小貓三兩隻,還都位份頗低,給足了皇後地位與體面。
那時先皇後宮裡也沒什麼鬥争,先皇征戰在外,宮裡的一切大小事幾乎都由皇後說了算。
兩個孩子懷得都順順當當。
等到捷報再次傳來,大軍班師回朝的路上,皇後與才人因為傳回的喜事提前發動,分别誕下了一名皇子,與一名體弱的小公主。
當時的皇後,就是如今的太後,她所誕下的皇子,也就是如今繼承大統的孝明帝。
先皇一生,也隻有他一位嫡子。
可以說他無才無德,卻能這般順利的坐上龍椅,也多虧了孝明帝子嗣不豐,且嫡出僅他一人,根本無人相争。
衛雲岚看到一半,心裡已經生出些許猜測。
如果這件事沒有異樣,信中根本不會詳細提及。
既然提了,就說明這當中有蹊跷。
同時有孕,同時生産,生下的分别是一位皇子與一位公主……
且當時身為皇後的太後娘娘,在宮中掌握着絕對的權力。
偷梁換柱,再容易不過!
壓下心頭的驚訝,衛雲岚繼續往下看,信中不說猜測,隻列明事實。
那位體弱的小公主,似乎先天就有不足之症,哪怕當時已經進封為嫔的才人百般小心,仍沒能将她養到三歲。
未到三歲便逝,視為早夭,小公主死時連個名字都沒,按照規矩也不得葬入皇陵。
還是當時身為皇後的太後娘娘念其可憐,将其屍身送到了仙台山,讓高天師為其超度祈福。
這些記載,從宮中是查不出來的。
“能夠查到這件事,還要多虧衛姑娘告知在下,高天師留下的一部分手劄,就收藏于衛夫人的書房當中。”
這有關超度小公主的記載,就是從高天師留下的手劄中翻閱到的。
也虧得當初抄沒衛家府邸的人,隻收走了金銀珍寶、古玩字畫,以及衛大人書房中的一些筆墨,根本沒留意女眷這邊的藏書。
除了超度這件事外,信中還有提到,在高天師留下的手劄當中,夾雜着一張燒得僅剩下兩片指甲蓋大小的殘紙,上面依稀能夠看清寫了一個名字,應當是個女子的名字,但天樞閣沒有找到能與其對應的人。
且那紙上的字迹,與太後娘娘年輕時留下的筆墨,幾乎能對應上。
證據到了這一步,幾乎不用再猜。
早夭的那位小公主,才是太後娘娘所出。
孝明帝,根本就不是太後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