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8章 換回來
當今既然不是太後的孩子。
而那早夭的小公主才是,便說明大雍皇室之中已經沒有太後的皿脈。
唯有那丘林部的南星公子,身上還流着太後的皿。
“北蠻質子,一向是由鴻胪寺慣着。我命手下查了鴻胪寺的記載,當年北蠻質子在京城時,醉心過幾年佛法。”
這些無傷大雅的日常記載并未被銷毀。
齊诩話音落下,高氏露出恍然之色。
“當時京中有兩座山頗有名望,一是臣婦祖父修行所在的仙台山,二是萬壽寺所在的靈蘊山。先皇向道,每每站後歸京總會在仙台山小住幾日,與臣婦的祖父論道。太後娘娘則喜研佛法,先皇出征後,常去靈蘊山上香禮佛,保佑先皇平安歸來……”
當時百姓都稱先皇與太後是一對神仙眷侶。太後娘娘在民間風評極好,大抵也是從那時開始。
隻是如今再看,這“上香禮佛”,多半是摻了水分。
皇宮人多眼雜,而位于京郊的靈蘊山,則好遮掩許多。
齊诩先前還沒查到靈蘊山這回事,聽了高氏的話,神情認真地點頭道:“多謝衛夫人指點。在下這便命人順着這條線索細查。”
“當不得殿下的謝,臣婦也不過偶然想起了這件事。”
看着眼前男子神色緊繃的樣子,高氏心下唏噓。哪怕她如今對幽王多了偏見,聽到這件事,也不免對他生出幾分憐惜。
父不親,母早亡。
唯一在外人眼中對他還算有幾分親近照拂的祖母,也不是親祖母。為了給真正的皿脈後人鋪路,磨刀霍霍對他下死手。
何其凄慘!
這麼一想,高氏頓時覺得,幽王能長成如今這樣,不為人偏激,實在太不容易。
不過這樣複雜的身世與遭遇,作為君主,臣子無可置喙。
作為……女兒将來或許托付終身之人。
卻難給人幸福,屬實不是良配。
抛開腦海裡不合時宜的念頭,想回這件事本身,高氏忍不住心下又是一聲歎息。
大雍江山旁落異族之手,這是每一個大雍子民都不願見到的一幕。
不過想要扳倒太後,讓世人相信這一切,絕非一件易事。
不說大雍百姓,就說孝明帝……
若是現在有人告訴他,他非太後親生,太後真正的皿脈子孫身在北蠻,且太後正在與那些蠻人合夥圖謀他坐下的龍椅。他一定會認為告訴他這些話的人瘋了!
百姓也不會信。
太後是先皇的原配正宮,地位超然,污蔑她就是玷污百姓心中盛名的先皇。
“殿下準備揭開真相?”
高氏說道:“有何章程,可需我們盡一份力。”
“您已經出力了。若非您,我們也無法這麼快查清當今與那早夭的小公主被掉包之事。”
高氏有些驚訝,她才剛知曉這事,何時給幽王出的力?
齊诩解釋說:“我手下人查了您從天師府帶出來的高天師手劄,那上面能找到太後為那小公主祈福、起名的證據。”
當然,這證據也就隻對他們判斷事情真相有用。
拿到明面上便少了些說服力,太後有一百個理由可以為自己辯解開脫。
畢竟無論是小公主,還是劉嫔,都已過世多年,死無對證。
“未經您與衛大人準許,便私自派人搜查府上手劄,是在下僭越了。”齊诩歉疚道。
高氏搖了搖頭,“殿下不必如此,家中私藏能派上用場,是臣婦的榮幸。衛家府邸已被當今查封,府上的東西早就被人翻了許多遍。也虧得他們隻拿金銀珍寶,對書卷不感興趣。”
“朝廷從衛府抄沒的東西,大多都在當今私庫與淩家手上。将來衛家歸京,在下會将所有從府上搬走的東西,原物歸還。”齊诩說得認真。
高氏心頭猛地一跳。
她在意的倒不是那些被朝廷抄沒的東西,而是……
聽幽王這意思,意指京城!
看來這是挑明對他們坦言,他有意争一争那張椅子!
深吸一口氣,高氏正了正神色,開口說道:“臣婦祖父曾為殿下批命,稱殿下乃紫微星轉世,可庇佑大雍,帶領大雍走向盛世。臣婦信祖父的話。”
無需說得更加明顯,天師府、衛家,已經擺明立場站在了幽王這一邊。
倒并非他們認為幽王有望繼承大統,想斬獲一份從龍之功,而是如今的境況,已經不允許他們中立。且幽王,是真正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的君主,隻有他坐上那個位置,才能還大雍太平。
高氏與衛茂林早就商議好。
若是幽王挑明了告訴他們有意争奪皇位,他們便也擺明支持的立場。
早在孝明帝因過去天師府舊事,将衛家貶出京城,衛家與幽王,就已經是綁在一條船上的了。
抛開那些兒女情長上的偏見,高氏鄭重說道:“我們如今雖已遠離京城,卻仍能盡些綿薄之力。殿下若有用得上衛家與臣婦的地方,盡可安排。”
“好,若真有需要,在下不會與衛家客氣。”齊诩這麼應道。
不過他從未打算利用衛家去做什麼,也沒打算讓衛家人受他差遣做事。
時至今日,抛開在自己手下負責治理水道的衛明毅,他與衛家人,一直是互幫互助的關系。
這裡面或許有他的私心。他不準備打破這層關系,真拿衛家當手下人相處。
“今日除了告知昨夜之事的結果,在下還有一事,思來應當提前知會你們一聲。”
聽到齊诩的話,衛雲岚有些驚訝。
能被他這麼鄭重提及的,顯然不是小事。
這兩日還出了什麼事情?
“殿下請講。”
“北蠻單于大病初愈,欲于十日後召集北蠻各部族進行演兵。”
“我欲于當日揭破呼延部二王子尚在大雍為人質之事,以呼延二王子,向北蠻交換長甯回來。”
齊诩神色認真,說到最後,朝着已經聽傻眼的衛雲岚與高氏露出一抹溫和笑容,接着道:“衛夫人,衛姑娘,若無意外趕在年關前長甯就能回來。”
“她能與你們一同過個好年。”